其他

【在场】晓来轻酌《我在眉山等你》海之魂朗诵

2017-07-30 晓来轻酌 在场主义散文

(图据网络)

那年,我小学三年级。爸爸在距离眉山10公里之外的五里山工作,妈妈经常出差,我便从眉山转到了五里山的川拖子弟校。


子弟校不大,从一年级到八年级,一个年级一个班,每班十几个人。厂区随处可见“三线建设欢迎你”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标语;广播里,除了革命歌曲,便是生产简报、通知之类。


刚到新的学校,最不适应的是和老师、同学交流。他们都说东北话,我听不太懂,广播里的“政工组通知”,我以为是“政工组偷鸡”。当然,他们也听不懂我的眉山话,说我说话像唱歌。但我居然就被选为了学校红小兵团长。


我很高兴,更激动,在“六一”节,我要带领新加入的红小兵宣誓:“时刻准备着,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……”


那天接到通知时,我来不及收拾桌凳便练习普通话,努力把每一个字朗读标准。


“时刻准备着。”一个女孩用标准的普通话打断了我。是雯竹,我们红小兵团的学习委员,高我一级,大我两岁,比我冒出半个头。


“shí 刻,不是sí刻;shì业,不是sì业。”雯竹一边帮我收拾教室,一边校对我的发音。



天近黄昏,雯竹牵着我的手,穿过排着长队的食堂,经过一条长长的小路,绕过气派的红砖办公大楼,走在一条宽敞的碎石子马路上。她的手很温暖。她一直用普通话跟我交流,纠正我的发音,直到道别:慢慢儿走哈。


那是地道的眉山话。我愣了,呆呆地看着她蹦蹦跳跳进了一户农家院。

我从没问过雯竹,为什么姊妹四个只有她在子弟校上学。学校有几个农村来的学生,也有低年级的,是当初拖拉机厂在荒凉的五里山上挖山开路、搭建房屋时,招的插队知青的子女。


我家和雯竹家相隔约500米。之后我们每天一起上学、放学,一起参加学校宣传队,一起学雷锋,一起看坝坝电影,一起晨练。


我从小体弱多病,脸色苍白,很是羡慕雯竹的小脸白里透红,红苹果般。爸爸说,人家是从小锻炼,你也锻炼吧。于是,我每天早早起来晨练,先在菜园旁压腿,然后到马路上跑步。


刚开始,跑几步就喘,就偷懒,不料,被割猪草的雯竹发现了。雯竹陪我走几步再跑几步,跑几步再走几步,逐渐加长跑步的距离。得幸有她的陪伴,才有了我的坚持,终于,从来体育不及格的我在五里山及格了。


雯竹第一次到我家时,爸正趴在桌上写写算算,桌上堆满了数学公式的书,而柜子里堆了好多文学书籍。她借了一本长篇小说《敌后武工队》,拉我出门,咯咯笑着说:你爸这是要当陈景润还是当作家啊?


我爸是在设计无梁房屋建筑呢。我说。我很喜欢雯竹咯咯的笑,很好听。


雯竹夸张地做了个仰慕的表情。然后垂下头,幽幽地说:我们家原来也有好多书呢,后来烧了。 


为什么?——爸爸喜欢书,我也就很喜欢,听说有好多书被烧了,便是觉得好生可惜。


雯竹没有回答我,只是问:你家谁做饭呢?


我爸做。来不及就到食堂……


没等我说完,雯竹拉着我就走。她带我到田埂上拣地耳子,摘池塘边的折耳根(鱼腥草),再到她家地里摘一些新鲜的蔬菜,然后教我怎么凉拌、怎么炒菜。那天,是我第一次学做饭,也是我第一次到雯竹家。


雯竹家跟普通的农屋一样,土墙瓦房的三合院后面是小山丘,不同的是,其他人的后院都是稀稀拉拉的树,只有她家是一片茂密挺拔的竹。有几只小鸟飞来,鸟鸣时,有风掠过,竹叶儿在竹梢轻摇,一派好景致。


雯竹?隐约间,我感觉雯竹身上有一种跟竹相似的气质。


(这张照片寄给了雯竹)

之后,雯竹教我挖野菜、做野菜。她将蒿蒿草放进面粉,加水调匀烙成饼,又香又脆。而野韭菜加点盐和酱油凉拌,也是一道佳肴。


吃着雯竹做的野菜,有点纳闷,在眉山上学时,那些吃忆苦饭的高年级同学为什么会个个苦着脸。那时,每次学校的忆苦思甜饭都不让我们参加,说我们没有资格吃苦。


渐渐地,我对雯竹有了对姐姐般的依赖,每次做什么都想叫上她。她也像姐姐一样,批评我丢三落四的毛病,教我做应用题,教我唱歌,教我织手套,教我在手绢上绣花、书包上绣五角星,给我讲生活知识,再大一点后讲生理卫生知识……


爸爸一到周末就回眉山,我有大把的时间陪雯竹,要么她来我家看书,要么我陪她割猪草或者做作业。若是下过太阳雨,我们就寻一根棍子,跑进树林,拨动草丛或树叶,采集各种蘑菇。


五里山方圆五公里都是山,据说原来的五里山都是千年古木,大炼钢铁后变成了光秃秃的山丘,现在的树木,是飞机播撒的种子,永远也长不粗。在这样的林子里,除了可以采点蘑菇,听听各种鸟鸣,别的活物还真没见过,比如蛇、野兔啥的,尽管我们像模像样地扎紧裤脚、持着棍子。不过,偶尔几间茅草屋里会蹿出一两条乱叫的狗,奇怪的是,雯竹吼一嗓子,狗就乖乖地缩回去了。


雯竹写得一手好字,办黑板报时,我画画,她写字。我特别喜欢她的毛笔字,有韵味,有骨劲。起初,我的毛笔作业完不成时,就找她帮忙。


第一次到她家找她帮忙的时候我发现,她不用描红就写得跟字帖差不多。对我的羡慕,她只是淡淡一笑:我五岁就开始跟爸爸练字。


雯竹爸爸身上有一种跟普通农民不一样的书卷气。每每老乡拿着红纸找他写字,他总是温和地笑着,弯下又高又瘦的身子,一挥而就。雯竹妈妈的脾气不太好,有一次老乡刚走,她妈妈就回来了,一边拍打身上的泥土一边吼:笔不花钱啊,墨不花钱啊……


(办公楼旁的单身宿舍,当年的娱乐生活是看书、弹琴、拉二胡)


不经意间,抬头看见房顶外摇曳的竹,忍不住问端坐在竹凳上帮我写毛笔作业的雯竹:你的名字跟这些竹有关吧?


雯竹扯过练字的报纸,快速写下: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不过,她很快揉成了一团,眼睛随即扫了门口一眼,轻声问:你知道苏东坡吗?


当然,我家就在人民公园对面,每天上学都要穿过那里。我很自豪地说。


雯竹吃惊不小,眨巴着又大又亮的眼睛看着我,旋即笑起来:我没去过,以后带我去哈。


马上放假了,你到眉山来,我陪你逛公园,还有好多好吃的。我说。


雯竹白里透红的脸更红了,凑到我耳边神秘地说:听我爸说,五里山有个华藏寺,里面有一棵千年荔枝,是苏东坡亲手栽的,想不想去看看?


当然想。我使劲点头,但我们都不知道华藏寺在哪里。


那时,我们不知道华藏寺没有开放,也不知道孩子的假期不受自己支配。


放假了,我要坐拖拉机离开五里山。雯竹来送我,我一遍又一遍对雯竹说:记得来啊,我在眉山等你。


没承想,妈妈要出差,我一回眉山就被送到了外婆家。那个假期我过得很失落,怕我的失约让雯竹伤心。


实际上,我的担心是多余的,雯竹整个假期都在帮家里挣工分。以后的假期,我也没机会带雯竹上公园。


(曾经和雯竹采蘑菇的地方)


不久,传来捷报,厂子完成了生产任务,要到县里、省里报喜。我很兴奋,宣传队去县里,我就有机会带雯竹去公园了。


庆功那天,五里山锣鼓喧天,红旗飘飘。办公楼前的公路两旁站满了队伍,高音喇叭不停歇地唱“大海航行靠舵手,万物生长靠太阳”“东方红,太阳升”。我们宣传队在徐徐前行的新拖拉机后面,一边起舞一边向前移动。我和雯竹卖力地跳着,耐心等待汽车送我们去县里。可是,两个小时之后,三辆戴着大红花的拖拉机加快了速度往山外奔跑,宣传队却留了下来。


五年级那年,发生了几件大事——


敬爱的周总理逝世的时候,政工组在办公楼前布置了灵堂,全体职工开追悼大会。那天晚上,办公楼前站满了人,我也佩戴了黑纱陪爸爸站在人群里。哀乐声中,许多人在哭。突然,灯光灭了,哀乐停了,我们和整幢大楼跌入了黑暗中。我很害怕,不由得抱紧了爸爸,却觉出了他的身体在发抖。保卫科的人拿着喇叭喊:停电了,大家回去吧。


9月9日那天下午,我在雯竹家做作业,广播里传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消息。我愣怔的瞬间,听到雯竹的妈妈大叫一声:毛主席啊!接着,一声沉闷的响。雯竹哭着扑向她倒地的妈妈,我和她姐姐跑到医务室,却不见了医生,听说是去急救另外几位晕厥的老职工了。


一个月后,厂里召开庆祝大会,庆祝粉碎“四人帮”。我们跳舞的动作是雯竹按歌词编排的,很有革命气势:仇恨满胸膛/怒火高万丈/祖国大地风雷吼/万水千山战鼓响/亿万军民/举铁拳/坚决砸烂、砸烂/坚决砸烂“四人帮”……


(办公楼前曾经放电影、开会的地方,如今杂草丛生)

七年级时,听说国家要恢复高考了,我们上高中也不再推荐。我要转学了。

临走前,我在生产队的红薯地里找到了雯竹。我耐心等她施完肥,等她跟妈妈说回家做饭。我们手牵手走在山里的小径上,说“农业学大寨”的轻伤不下火线,说我们曾经的理想……不知不觉走到了那片竹林,才想起问:你要上高中了,咋还在帮家里挣工分呢?


有啥要紧的,我晚上学习,不耽误的。雯竹咯咯笑着。


你要考上眉山中学啊,我会在眉山等你的。我说。


我们这一届是直接到思蒙上高中,毕业后我一定会参加高考。放心哈,我肯定要来找你。雯竹一边打开后院的厨房门一边说,我要上师范大学,以后回来当老师。


那天,雯竹告诉我,她爸爸喜欢苏东坡,所以种了这片竹林。希望她像竹子一样正直、向上、谦虚,也希望她像苏东坡一样,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坦然、乐观、豁达……


回县城上学,我的眉山话不标准了,每当同学纠正我的发音,就会想起雯竹。我把这些写进了信里,并告诉雯竹,人民公园已复名为三苏祠,希望她能早点来眉山。但我的几封信都石沉大海。


之后陆续传来消息:


雯竹的爸爸去世了。


雯竹没上高中,在家务农。


四川拖拉机厂被停建,由四川变压器厂接收。

……


(现在厂区的房屋大多倒塌了)


来不及考大学,我不得不接受爸爸的安排:参加单位最后一次招工考试。


18岁那年,我到五里山——四川变压器厂留守处报到的第一天,就直奔雯竹家。迎接我的,是牵着孩子的姐姐。


她吞吞吐吐地说:雯竹……嫁人了。


我懵了。


去雯竹新家的路上,她姐姐说,雯竹八年级毕业后没再上学。半年前,为了给她哥娶亲,将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男人,要了不菲的彩礼。


走过那段熟悉的晨练路,穿过一片树林,进了一家简陋的农屋,在一间不大的厨房里,我见到了雯竹。


正在灶前烧火的雯竹倏地站起来,有些浑黄的眼睛惊讶地看着我,憔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,一双略显粗糙的手在围裙上擦了下,伸向我……


就在我快要牵住她的手时,她垂下眼帘缩回了双手。我使劲忍住打转的眼泪,看着她微微隆起的腹部,咽下了所有的话。


良久,我轻轻地抱着她:我在眉山等你。



作者简介:晓来轻酌,本名万益群,《在场》杂志编辑部主任,在场平台副总编。

主播简介:海之魂,本名韩雪敏,朗诵组组长。河北省邯郸市人,从事过播音主持,编辑、记者等工作。

在场管理团队

总    编:周闻道

副总编:晓来轻酌

赞助人:龚益成、北京了了

在场编校:宁静(组长)、袁志英、钱昀、刘月新、刘小四、偏说、杨培铮、六六、刘爱国、李慕云、李世琼

在场朗诵:海之魂(组长)、郭万梅、赵文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、万军

在场阅评:郭连莹(组长)、润雨、王茵芬、高影新、鸣谦、楚歌、林中蔓青、齐海艳

在场制作:刘珍(组长)、相相王金梅、宋小铭、四季芳、谭丽挪 

特约评论员:郭连莹、乔民英

投稿须知

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
从七月起,严格执行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的决定,请投稿前仔细斟酌。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“修改稿”。

征文之外,1800字以下的散文,两篇较好以上的合在一起发。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,如不同意,请在稿件中注明。

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